人这一生啊,最大的收获往往不是你奋斗一场得到的“成功”,而是你兜里那个皱巴巴的钱包还能撑破个天。想当年,我也幻想过一夜暴富,钱多得拉不完的屎纸。这种白日梦,和中彩票头奖的概率差不多,差点没把自己梦瘦一圈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咱凡人就是看看余额再决定今天喝什么奶茶——有积蓄才有安全感,“贫穷限制想象力”,但贫穷也教育我:买东西之前最好先掂量下,别到最后存款比我的发际线还少。
说到底,存钱,从来不是“苦行僧式”的自我蹂躏。你见过几个舍不得吃穿,到头来一身病痛,银行躺着那点钱最后还是“归西套餐”用掉的?钱包鼓了,腰杆反倒弯了。这年头,不怕你抠门,就怕你用错了劲,抠到自己骨髓都疼,最后却连身体也抠没了。
钱,是人类幻想和现实的粘合剂。有人苦哈哈存了半辈子,指望老来养生,结果杯水车薪,只能吃成都市小煎饼,用回成都路边摊的价钱缩紧裤腰带。要我说,钱得花得其所,精细化管理,一分分存出来的安全感比男人的承诺靠得住。“该花花,该省省”,听上去土,却实在。
“你省这点钱有啥用?”很多朋友经常冷嘲热讽,仿佛我守财奴附体,其实我是“没钱奴”——奴到哪都存不出钱。穷到底没有优越感,有的是债主天天发来的温馨小提示:“亲,你最爱的欠款提醒又来找你啦!”我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少花点冤枉钱,又能存住那点救命钱。于是,亲身踩了无数次坑,终于悟出一套“六个不买”,光靠这几个死规定,钱包眼见着没撒气,反而鼓了一圈。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银行卡余额每月多一行代码的快感,不妨试试。
首先,除了纯黄金,其他首饰别碰。是的,你没听错,不管是闪闪亮的钻戒,还是小仙女必备的银饰,统统拜拜。我算是真正被生活教育了:那年结婚买个大钻戒,指望美丽动人,还能保值。过两年,急用钱,奔着钻石恒久远拿去二手平台换钱,结果人家笑嘻嘻回血: 大几万买的钻石,不如去当铺拿条金链手头都宽裕。不少女神拼了命攒十只镯,最后全在断舍离里和自己说再见。算起来,除了黄金,这些首饰最后都变成抽屉灰。你那些洋气的玫瑰金和银饰,过几年味儿比人还重,唯有黄金才是救命稻草。如果你还嫌弃黄金款式土,建议你重新认识下现在的小金豆,款式花样多得把你挑花眼,关键时刻还能救命。世界上最靠谱的对象永远只有“金子”,人会跑,钻石会贬值,只有黄金,能逢年过节贴身陪你过难关。讲真,能在无数次债主逼疯前,把买首饰的钱都换成金条,才是真的聪明。
再说报课,那是人生最容易被骗的一道坎。当年我也是个追求进步青年,报各种班,花钱像赌徒扔色子。学语言、学拍照、K歌、健身、理财,花的钱够买一辆代步车。鸡血灌得喊破喉咙,结果学要上到一半,梦想就死掉,大部分课听了不到三节实在做不到。真是买课一时爽,扔钱似流水。怎么到头来,钱全打了水漂,换来的只有几张没用的听课券。更别说孩子的各种兴趣班,什么三科联报说得跟火箭升天一样,最后去得最勤的还是我的钱包。钱交出去,课耗在那里,浪费得连自己都感动。我后来明白,没时间、没动力,再漂亮的鸡汤也是馊的。报班哪有什么自律,纯粹是焦虑把你推上教室,钱包顺势被割成两半。理性一点,钱多不一定闲得发慌,有时间才是硬道理。别听那么多人忽悠,这年头最值钱的不是知识,是你能学进去的“专注”。
说了两条我踩过的大坑,再来说说那些对现代人来说比买房还难的“会员瘾”——诸位,是的,各种视频网站、音乐APP、小说平台,会员开开开,人生也就只剩下关不掉的自动续费。想当年,我也图个清静,办了N个会员,单平台不够用,那就多开几个,看视频像薅羊毛,结果一年下来钱包被剃得响亮。你以为VIP是你一辈子的身份,实际只是平台的提款机。那剧追完了,会员依然自动续费。一年两千多,足够在小摊喝大半年的豆浆。后来学聪明了,和朋友换号、租一时的会员,绝口不提开永久,自动续费像屎里蚂蚁,能揪出来就赶紧删掉。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别被精明平台“割韭菜割成盘中餐”,一不小心,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屁民界的“供养者”。
当然,这年头最容易让金钱蒸发的,还有那些9块9包邮的“致命诱惑”。小时候谁不是个购物狂?不用江湖经验,光靠手速和冲动,啥手机壳、小摆件、各种彩色笔、便携杯、挂钩……买起来像打仗。站在快递柜前,拆快递像打开盲盒,心跳和失望成正比。账一记,吓得魂都要飞出去,小玩意堆起来能盖房,钱包日日缩水,莫名其妙。你骗自己说“9块9能穷到哪去?”每个月四五百蒸发得连影子都没了。这些垃圾买一时开心,用三天嫌弃,最终都被扔进角落,连垃圾桶都吐槽太满。钱花了,家乱了,满屋子都是“没用垃圾”。买之前要问三遍:我真的需要吗?会不会用几天就腻?如果只能带来五秒愉悦,建议直接冲进菜市场买根黄瓜自娱自乐,至少还能解渴。
省钱当然不能绕开“囤货成瘾”。什么东西都怕没了,洗衣液、纸巾、洗发水……见打折就朝死里买,生怕哪天世界末日,不够应急。等到有一天无意间翻榻榻米,满满三箱纸巾顺利升级成“古董”,连包装都泛黄。囤货的快乐是短暂的,被“过期”制裁的耻辱是永久的。谁又会心甘情愿为三年前的纸巾买单?堆一屋子的囤货,比堆一屋子前任照片还尴尬。不囤才最理智:“用完一袋进一袋”,既不浪费空间也能保证新鲜。别以为囤积症是安全感,其实是强迫症。
最后说说那些奇形怪状的餐具。什么小牛盘、长颈鹿碗、菊花杯,光看就觉得艺术家附体。买来拍照秒杀朋友圈,实际又贵又难收拾,还特占地方。洗不干净,不好收纳,放桌上一点都不搭,看着闹心。美观不到三分钟,剩下全是糟心,贵得还让你自闭。要拍照发朋友圈还不如去饭店借道具,自己家饭菜放这些里头,只能增加洗碗痛苦指数。理性的选择,就是回归质朴和简单。
买买买的时候感觉灵魂自由,等到银行卡余额红了眼,才知道“理性消费才是真自由”。买东西前想着一时爽,买回家后全是后悔。日常“花得巧”,比靠苦行僧模式攒下的钱更让人长久安心。等钱包厚了,才有安全感,家务也减负。
最后总结一句话,以前买东西靠冲动,家里满地小垃圾,现在看着账单想着前途。愿你的钱包越来越鼓,垃圾越扔越少,家越过越简单。别问我是哪家哲学大师,其实就混成“贫困人口”的普通人,被电商和小红书收割够多,这点悟性应该够了。
存钱路上,每个人都是段子主角。百万富翁买金砖,咱买根好牙签,一起咸鱼翻身,真好。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