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投资股票方法可以很简单。
比如说,好股票(如盈利稳定性、行业护城河、估值合理性等),大跌时攒;攒够了,牢牢拿着。
01.大跌也可能是机会
彼得·林奇写过一句话:
“除非你能眼睁睁看着手里股票跌50%还吃得下饭,否则就别进股市。”
涨跌,是市场自有的波动,就像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。接受不了波动,建议趁早退出,别让市场把自己逼疯了。
市场下跌,很多时候股票本身没有变,变的不过是人心和情绪。
基本面没问题的企业,不会因为一天大跌,价值就消失。股价越跌,未来潜在回报反而越高。
之所以亏损,大多是因为眼红身边人赚钱了,在高潮时一股脑进场,在恐慌中又不知所措的离场。
就像我早期刚炒股时,心跳几乎与市场同频。股指一跌,就马上看股评、听大V讲解,再一跌,就离场,总觉得能抓住高低波峰赚钱。
可事实上是,我割了就涨,买了就跌。账户严重缩水。
巴菲特说:
“别人贪婪时我恐惧,别人恐惧时我贪婪。”
这句话每个人都听过,但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。
为什么?
这是人性决定的,我们天生讨厌波动,厌恶账面浮亏。
然而要清楚一点,波动不是风险,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才是。
跌下去的是价格,不是价值。用好价格买好公司,这是个机会。
逆着人性做,投资往往就会简单很多。
02.死拿是一种信念
买得便宜只是第一步。更重要的,是能够拿得住。
很多人买在低点,却卖在起涨前。不是不看好,而是耐心耗尽。
大师芒格就讲过:
“大钱不在买卖里,而在等待里。”
“死拿”听起来消极,实则是一种策略。
它意味着你要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,也知道为什么买。股价短期走势受情绪影响,长期走势由价值决定。
炒股有很多方法,我们也常说长线、短线操作。不同的人赚不同的钱(不管哪种方法,70%人是不赚钱的,入市要谨慎)。
高频交易,赚的是波动差价的钱;
长期持有,赚的是成长,价值回归的钱。
前者要支付大量摩擦成本,也容易卖飞,
后者收益却往往更加丰厚,要忍受煎熬。
老子说: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
在股市中,我们不要去和市场争一时的高低,试图抓住每一次涨跌的机会。承认自己无法预测短期市场,反而会更加清醒,从容、平静。
价格会回归价值,这需要时间。
而我们只需要给它时间就好。
最后想说:
不要试图预测市场底部,那是不可能的。但市场估值、企业估值还是得搞明白。
今年以来,大A行情冰火两重天。哪些“死拿”,哪些“小心”,心里要有个数。
市场从不保证努力就有回报。
要想在股市中有收获,我们还必须去掉一些人性的弱点,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以上共勉。
(文章观点只是个人分享,仅供交流)
如果喜欢,“点赞+关注”一起遇见更多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