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龙体育场4万观众沸腾,9块9门票的湘超揭幕战热到什么程度
那天晚上,长沙的天像是被球场的灯光烤热的。贺龙体育场外,人流一波接着一波,黄色、红色的应援围巾在人群里闪着光,和手里的冷饮、烤串交织成一种节日的味道。你很难想象,这不是一场中超焦点战,而是湖南省的业余联赛——湘超的揭幕战。
票价?9块9。便宜得像个玩笑,所以开售没多久就空了。有朋友没抢到票,干脆跑去娄底市中心的露天广场看大屏直播,一杯茶,两张小板凳,和几十个一起喊“哎——进了!”的陌生人,气氛能热到让人忘了这是一支客场作战的球队。
现场那4万人,更夸张。长沙对娄底,不管你站在哪块看台,都能感受到那种“邻居PK”的热情。开场哨一响,娄底的门将就被长沙前锋的逼抢逼得倒脚出界,娄底随队来的那一小撮客场球迷立刻冲着主队看台挥旗挑衅,换来一片笑声和掌声。
湘超的规矩,有点意思。14个市州的队伍,单循环踢13轮,前8进淘汰赛。全是本地人,身份证前四位得是本地编码,或者有学籍、户籍、社保。更绝的——如果你配偶是本地人,你也能代表这座城出战,所以赛场上真有“女婿兵团”的故事。场边有人开玩笑:“这球要是输回去,丈母娘会不会先骂女婿?”
比起江苏那种“十三太保”互相不服的劲儿,湘超的地域火药味淡一些。长沙是老大哥,大家都想捅他一刀,但更多还是想着一块把联赛人气拉起来。毕竟湖南没职业队,湘涛解散后,大多数球迷第一次有了可以去现场为之呐喊的家乡队。
文旅的结合,也是湘超的“小心思”。客队球迷在很多城市能拿到景点优惠券,甚至当地商铺打折。球赛只是个开场节目,剩下的是吃喝玩乐——这是当地政府真想通过足球搞活气氛的意思。
交通上,虽然湖南的综合条件不比江苏,但高铁够给力。最远的张家界到郴州,4小时就搞定,大部分城市之间1、2小时,周末追个客场完全没问题。长沙、株洲、湘潭几城之间,还专门开了观赛绿色通道,免得球迷等安检耽误返程。
价格争议也有。网上有人吐槽场内一杯水6块,但有老球迷说,演唱会10块一瓶都照抢,比起来不算过分。或许正因为湘超是第一次这么大范围地触动公众,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。
更有意思的是挂在队名后面的“使命感”。职业联赛的俱乐部常常像浮萍,公司不养就消失,湘超这种城市队,赢也好输也好,都是那块土壤里长出来的。甚至,你可能在菜市场遇见昨晚还全场飞奔的右边锋。那份烟火气,是职业赛场难以复制的。
当然,扎根社区也意味着要守规矩。有人提醒,如果成绩压力下动歪心思、违规引援,业余味道慢慢变淡,很可能就失了原本吸引人的魅力。湘超目前的中学生、大学生和社会队员搭配,让青少年参赛的比例不低——每场至少有3个中学生在场。他们能在万人体育场首发出场,这种成长经历,教科书上看不到。
青训教练说得直白:“有了湘超,我们培养的孩子不用背井离乡找平台了。” 这不仅是普及足球,也是让湖南的年轻人有了梦可追的地方。球场外的父母,眼神比小孩还紧张,就盼自己家那一脚别踢疵。
揭幕战的最后几分钟,娄底落后,拼得有点急,长沙中场抢断后长传,娄底门将飞身把球扑出底线。裁判哨声一响,双方球员笑着握手,观众席还意犹未尽。有人拎着刚买的酸奶往外走,还回头瞄了一眼灯火通明的看台。
听说,更衣室里有小伙子边收球鞋边哼着歌,不知道是不是真事。但球迷们半开玩笑地说:“这仗,才刚开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