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介绍

民营企业逆袭“国字号”?天然气龙头造光伏,十亿度破半世纪瓶颈

发布日期:2025-10-07 23:00 点击次数:199

在能源这块儿,可控核聚变老早就被当成“终极能源”,过去总觉得离咱特别远,像是个奢望。

有家民营企业,本来靠卖天然气吃饭,结果竟然在“人造太阳”这块儿闯出了一片天地。

甚至实力不输“国家队”,能跟他们掰掰腕儿。

天然气巨头跨界 “造太阳”

这家民营企业就是新奥集团。

说起新奥,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它作为国内领先天然气企业的地位。

不过到了2025年上半年,新奥旗下那个神秘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连发喜讯,瞬间把全行业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。

4月,新奥最新款可控核聚变装置“玄龙-50U”第一次达到了兆安级放电,绝对算得上是个重大突破。

你得知道,兆安级放电可是评判核聚变装置实力的重要标杆,之前这玩意儿只有几个国家的顶尖研究单位能够实现。

作为民营企业,新奥能搞定这个突破,确实挺让人吃惊的。

五月份,“玄龙-50U”的所有工程设计指标都达标了,这也就说明这台设备能稳稳地运行了。

从设计搞起、到建造完成,再到指标全部合格,新奥团队几年来干得真快,这研发速度让同行们都直呼服气。

更让人期待的,是新奥下一代装置“和龙 - 2”物理设计已经搞定,预计 2027 年投产,有媒体爆料说投资大约 60 亿元。

“和龙 - 2”原先定的是3亿度的温度,这会儿大概率得调高指标,说不定还能冲破10亿度的大关。

真要是成了,这对可控核聚变领域来说,那可就是迈出了巨大的步伐。

“外行” 团队的逆袭路

新奥在核聚变这块儿的突破,可没那么容易就搞定。

2017年新奥开始搞可控核聚变,那会儿整个团队差不多全是“门外汉”。

那会儿负责这个项目的是新奥能源研究院的院长刘敏胜,他带着十几个小伙伴,一步步从头摸索这条艰难的路。

研究院成立前的十年里,大伙儿主要瞄准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“低碳化”,可总是碰壁,没啥起色。

刘敏胜清楚,实验室再牛逼的技术,不能转化成产品,完全没啥用处。

所以他干脆换个思路,不再单纯搞科研,而是盯紧商业化,用工程的眼光来拆解这个核聚变的高精尖难题。

刘敏胜给团队定了条规矩,就是“手工搭装置”,靠着反复试错慢慢积累经验。

他们从能源管理这块挖系统控制的高手,又从光伏产线挑懂真空技术的,就这么拼凑出一支看着像“草台班子”的队伍。

团队一开始就跟着学着来,特意请了美国普林斯顿实验室和欧洲那边的专家开讲座,紧跟着按照专家的步骤搭设备。

刚开始特别费劲,连真空都弄不明白,不过他们学得快,提升得也挺快。

有些设备两三个月就组装完成了,到2018年,团队已经能够熟练地搭建和操作基础设备了。

2018年10月,刘敏胜带领团队组装起更大号的“玄龙-50”。

这回也没耽搁,多快十个月就整好了。

尽管这玩意儿还算半成品,挂上了名号,也给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根基。

选难走的氢硼聚变路

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路线不少,眼下主流还是氘氚聚变,国内外大部分科研机构也都瞄准这条路了。

新奥团队经过研究,偏偏挑了更棘手的氢硼聚变这条路。

氢硼聚变的难度超高,反应堆温度得蹦到10亿到20亿摄氏度,燃料才能“燃烧”;相比之下,氘氚聚变只需几千万摄氏度就够了。

新奥之所以走这条路,关键就在于想把它搞成商业化。

氢硼聚变的原料随处可见,价格还便宜,一吨才几千块;可氘氚聚变里面的氚少得不行,一克就得 600 万。

从花费上看,氢硼聚变肯定更合适拿来商业用。

研发“玄龙 - 50U”的时候,团队碰到过不少麻烦。

拿真空技术来说,那帮专家非得要10的负8次方帕,可咱们团队顶多也就达到10的负7次方帕罢了。

刘敏胜跑去问了别的科研院所的老师,了解到做到10的负5次方帕就能放电,立马调整了参数,没让真空这事儿给项目拖后腿。

还有一回实验,“玄龙 - 50U” 本来定的电流是500千安,那天等离子壁状态挺理想,团队就赶紧把电流往上提了。

电流从300千安一点点往上加,硬是蹭到了800千安,结果竟然直接飙到了整整一兆安。

那个决定当时真是挺拼的,哪怕设备出毛病了也完蛋,可刘敏胜觉得,唯有不断破界,才能给后面的设备打好底子。

面对 “国家队” 不慌

2025年7月,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,注册资金高达150亿元,股东阵容有中核集团、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等“国家队”成员。

这样一来,“国家队”也正式加入了战局,新奥的竞争压力可大了不少。

刘敏胜一点儿也不着急。

他说,可控核聚变的市场空间特别宽广,到了2050年,规模最起码有1万亿美元,几家公司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大块蛋糕。

新奥这技术扎实,不管你是做供应商还是服务商,饭碗都稳稳的。

新奥优势挺突出:一方面研发挺快,从“玄龙 - 50”到“玄龙 - 50U”,再到“和龙 - 2”,更新换代跑得别家难赶;另一方面敢闯敢试,研发方向紧盯着商业落地,没搞那些没用的理论瞎折腾。

再说了,新奥还特别积极搞国际合作,2024年刘敏胜就提出来,要把研究院改成“生态型研发组织”,拉着全世界的科研机构一起玩,借人家的优势弥补自家的短板。

他觉得核聚变这玩意儿是全世界的难关,大家只有抱团才能啃下来。

新奥作为民营企业,在核聚变这块取得的成绩,让大家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民企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。

他们一开始是“门外汉”,却在短短几年内交出了漂亮的答卷。

说不定以后,新奥真能冲破那“50年魔咒”,给大家带来又干净又源源不断的能源。

文章花开富贵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电话:
邮箱:
地址:
意昂体育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