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以互呛告终。 2025年7月3日,两人持续一小时的对话最终破裂。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普京“疯狂且顽固”,称其“一心要将战争打到底”,对美方的停火呼吁充耳不闻。
俄方强硬回应: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,普京“不会在消除冲突根源上妥协”,核心诉求包括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、承认俄控领土现状、保障俄语族群权利。
美国军援急刹引发乌克兰恐慌。通话次日(7月4日),特朗普转而致电泽连斯基“安抚”,但背景极具讽刺:此前48小时,美国五角大楼已撤回一批运抵波兰的防空导弹、坦克等装备,理由是美国本土军火库“库存见底”。 这批武器本计划交付乌军,因一纸命令调头返美。 白宫发言人安娜·凯利直言:“美国利益必须优先! ”
泽连斯基遭遇双重夹击。 他紧急召见美国驻基辅临时代办,疾呼“乌克兰在为西方战斗”,却未获得军援恢复的保证。 乌克兰国防部随后声明,尚未收到美方关于暂停援助的正式通知,前线士兵已感受到压力:顿涅茨克方向俄军逼近至乌控区5公里内,部分乌军因弹药短缺出现逃兵现象。
俄罗斯的“胜利信号”与欧洲的焦虑。 克里姆林宫对美暂停军援表示欢迎,佩斯科夫称“武器越少,战争结束越快”。 与此同时,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解冻12家俄罗斯金融机构的3000亿美元资产,包括俄央行和天然气工业银行,俄媒欢呼这是“金融特别军事行动的突破”。
欧洲陷入被动:德国秘密推动与美国达成“爱国者导弹采购协议”,试图绕开禁令转交乌克兰;英国首相斯塔默承认“欧洲军工体系无力独立支撑乌军需求”。
中东战火加剧乌克兰边缘化。 美国从乌克兰撤回的反无人机装备正被调往以色列方向。 伊朗放话“导弹库存仅消耗30%”,以色列威胁“摧毁伊朗核心目标”。 乌克兰外交部副部长贝莎坦言:“中东冲突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,我们正被推向孤岛”。
特朗普的“交易式调停”遭俄方蔑视。 其提出的和平方案被俄外长拉夫罗夫直斥为“欺骗”: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属俄、冻结当前战线,回避北约东扩等实质问题。 普京质疑泽连斯基合法性,称只与“合法乌当局”谈判,俄方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仅17%,暗示其应下台。
基辅民众的窒息感。 一位当地居民向媒体表示:“如果防空系统瘫痪,我会立刻离开。 安全已无法保障,而美国的选择让人心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