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馥莉去哪了?——这不是一句空洞的追问,是2025年娃哈哈风暴里所有人心头的问号,甚至带着点压抑的愤怒和无力。
8月1日,香港法庭,宗庆后遗产案又有新进展,舆论马上炸开锅,但宗馥莉没出现,她的同父异母弟妹也没来,场面冷得让人心里发毛。
杭州萧山区宏盛路9号,娃哈哈总部,熟悉的保安、熟悉的工厂,却没人见过宗馥莉,甚至有传言说她已经在美国,也有人说她藏在香港,像谜一样消失了。
身边的人都在找她,电话、微信、各种渠道,没人能联系上,有点像电视剧里的桥段,可是这次是现实,是真正的“隐身”。
宗馥莉的消失并不是偶然,这背后是2025年娃哈哈内部早已燃起的冲突,甚至可以说是家族企业里头一次摊到阳光下的全面对立。
宗庆后刚去世那会儿,2024年2月,宗馥莉就成了新掌门,这家年营收超700亿元的饮料巨头,突然变成了她一个人的“试验田”,而她的改革速度,快到让很多人喘不过气。
到了2025年7月底,记者去杭州娃哈哈采访,发现公司气氛很不对劲,员工和经销商都在抱怨,尤其是那些刚刚离职的销售老兵,情绪激烈得让人吃惊。
刘冰是其中之一,这位在娃哈哈干了十八年的销售骨干,今年三月初离职,直言现在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,都对宗馥莉的管理不满意。
大家都知道,宗馥莉上任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,裁员、流程再造,她的风格和父亲宗庆后完全不一样,有种要把过去全部推倒重来的狠劲。
矛盾很快公开化了,2024年8月底起,千余位员工围绕2018年职工股权回购的老账,直接把宗馥莉和娃哈哈告上法庭,家丑登上了大屏幕。
时间来到2025年6月底,600多名销售人员堵在宏胜公司门口,试图当面找宗馥莉说清楚,之前为了降薪调岗问题,各地工厂员工也多次去总部讨说法。
更麻烦的是,经销商也开始质疑宗馥莉,她们抱怨新制度太死板,任务压力大,费用乱扣,甚至有人说这半年亏了二三十万元,做了十年都没这么难过。
很多经销商反映,娃哈哈的费用报销系统变得复杂,业务员不懂怎么操作,报销周期变长,有的干脆拿不到钱,连负责市场的娃哈哈员工也帮不上忙。
这些利益受损的人,员工、销售、经销商,基本都是宗馥莉改革的“代价”,而他们的愤怒和不满,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大家都想找到宗馥莉,想讨个说法,问题是她不见了,现在连她在哪里都没人知道,这种失联的状态,让整个公司和家族的冲突更加尖锐。
7月11日,彭博新闻爆出宗庆后三名子女在香港起诉宗馥莉,家族遗产大战正式拉开帷幕,宗馥莉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。
据说宗馥莉最担心的是公司品牌受损,销量下滑,她选择远程遥控公司事务,哪怕外界风声鹤唳,内部还是照常运转,机器嗡嗡响,产品一箱箱出厂。
记者在7月底去宏胜饮料集团,看到工厂里一切如常,员工按部就班,橙黄色盖子的营养快线在产线上自动灌装,冰红茶那天虽然没开工,但负责人强调生产线都还正常。
这表面的平静,背后其实是暗流涌动,宗馥莉接班后动作不断,核心高管团队换血,员工合同转签到宏胜,区域经销商整合,小规模经销商直接关掉,工厂关停、后勤外包,全都一气呵成。
2025年初,她把改革矛头指向销售队伍,刘冰说销售是娃哈哈的先锋部队,可现在销售津贴、车补、房补全都取消了,干活不变,工资直接降四千多元。
刘冰的经历很典型,月薪从两万降到一千、两百,最终只能辞职,还得和公司打官司,他说宗馥莉的目标就是收缩岗位,把区块经理外包,或者降级成铺货员。
据内部统计,娃哈哈销售公司最多时有六千多人,近两年也有四千多,但从2024年底以来,通过调岗降薪,“逼走”了大概一千名销售人员。
更夸张的是,有人工资被降到零元、一元,甚至要倒贴钱,因为工资不够扣社保公积金,被波及的销售人员有上千人,这种极端的做法,让很多老员工彻底寒心。
宗馥莉的改革几乎没人能阻挡,知情人士透露,就算是她的核心高管团队,也没人敢劝她,宗馥莉非常执着,和宗庆后一样倔,只是方式完全不同。
她想把娃哈哈变成制度化、流程化的现代公司,重规则、重数据、重结果,而宗庆后那一套,从头到尾都是人情味、家文化,靠的是感情和信任。
知情人士回忆,宗庆后办事很细致,事无巨细都会交代清楚,而宗馥莉只给目标,不给路径,方案不合心意就全部打回重做,员工得自己做选择题。
两个掌门人,两种极端风格,把娃哈哈推到了分水岭,刘冰说以前绝对没想过离职,大家都能干到退休,宗庆后至少不会让员工没饭吃。
就算宗庆后有私生子女的丑闻,老员工也觉得他作为老板没得黑,而宗馥莉则是“我行我素”,哪怕员工还有一个月退休,也能直接发零工资,毫不留情。
娃哈哈内部很多老员工用“冰冷”形容宗馥莉,她和宗庆后那种人情味形成了鲜明对比,这种强烈反差,让很多人无法适应。
宗馥莉对外界看法并不在意,她有野心,想让娃哈哈品牌再上一个台阶,但这些年,品牌老化,新品乏力,外界对她的期待很高,她自己却更愿意说自己是“叛逆者”而非继承者。
自接班以来,她推新品的步伐放慢了很多,2024年之后基本没什么重磅新品,今年初冰红茶才推出升级版,搞了一波促销,真正的大动作都集中在销售体系。
她曾公开表示喜欢农夫山泉,而她变革娃哈哈销售渠道时,也在学农夫山泉那一套,想通过终端建设和数据化管理,彻底掌控渠道。
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曾经让渠道无处不在,180多家分公司、10多万批发商、7000多经销商、300多万销售终端,但公司并不直接管理终端门店。
2024年3月以来,宗馥莉要求在终端投冰柜、招业务员,年底又整合区域经销商,大经销商吃下所有产品,小经销商被取消资格,2025年6月又出台了更细致的考核制度。
但这些改革在具体执行时,遇到的阻力超出想象,经销商抱怨任务压力、费用核销难、数据造假成风,门店老板也说业务员为完成考核会在现场造数。
经销商和公司本来就有博弈,这次更激烈,宗馥莉想通过业务员系统掌控数据,结果反而激化矛盾,甚至影响销量。
自从区域经销商被整合,任务压力全加到大经销商身上,去年业绩大涨,很多人觉得是宗庆后去世带来的流量红利,2025年就恢复正常,销量反而下滑。
有内部文件显示,2025年6月娃哈哈部分区域业绩连续负增长,218人被降级为铺货员,723人被警告,很多销售人员的区域出现同比下滑。
刘冰说今年公司已经不对内公布销售数据,之前每天都有销售报表,宗馥莉可能是担心影响大家信心,也许更多是怕内部矛盾被放大。
7月23日,记者联系娃哈哈想采访宗馥莉,公司只说近期不方便接受采访,这种回避本身就说明问题的严重。
改革一定会有阵痛,宗馥莉能不能把娃哈哈带向新方向,现在没人能下结论,这艘大船还在风暴眼里兜圈子,未来会驶向哪里,悬念还在继续。
宗馥莉失踪背后:2025年娃哈哈权力风暴与家族裂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