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上当受骗,都是在与人交往时,不会识人的缘故。
按照阳明心学中的方法,当一个人的内心光明,没有私欲的时候,要认清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,因为大部分人活着,或多或少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。
凡是有私欲的人,他们每做一件事都会动心。心动,一个人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。
这是从阳明心学中的理论来讲解,难以理解。我们来看王阳明是如何把心学运用到识人中的:
一、对王阳明的考验。
识人很重要,对一个领导者来说,更为重要,如果用人不慎,很有可能给整个大局带来影响。
正德十四年(1519年)六月,王阳明在江西吉安召集各地的勤王之师,准备攻打叛乱的宁王朱宸濠。
此时的王阳明,他身边仅仅只有一百余名老弱病残的士兵,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。
军情紧急,王阳明给南赣各级衙门下达命令,让他们招募人马,到指定地点集合,做好攻打宁王的准备。
在南赣的各路人马中,作战能力最强,人马最多的,是驻扎在惠州的叶芳,他有一万余人。
叶芳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,他本是南赣的土匪。王阳明在剿匪时,叶芳主动投降,并帮助王阳明剿灭了其他土匪,立下赫赫战功。
南赣的土匪被剿灭后,王阳明将部队遣散。叶芳在王阳明的保举下,成为惠州府一名官员,由于惠州还有一些零星的土匪没有被剿灭,他的部队被保留下来。
王阳明在吉安调兵遣将的时候,突然接到消息,叶芳反了,已投靠宁王朱宸濠了。
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,从地理位置上来看,吉安处于惠州与南昌的中间,如果叶芳和朱宸濠发兵夹击吉安,王阳明必败。
如何判断叶芳这个人,对王阳明是一个考验。
让人意外的是,王阳明得知这一消息后,仅仅是一笑而过,坚定地认为叶芳不会反叛。
王阳明身边的弟子们很难理解,认为王阳明至少应该派人去核实一下。在弟子们看来,叶芳本就是土匪出身,反叛也是有可能的。
见弟子们不理解,王阳明只好把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。
从王阳明的方法来看,一个人值不值得信任,只要学会识人推理方法,就能轻松辨别其忠奸。
王阳明的方法,简单、实用,学会受用一生。下面,我们详细讲解:
二、阳明心学中的识人推理方法。
如何识别一个人?从他的良知上来进行推理,如果他所做的事情,是有良知的行为,这样的人就值得信任。
王阳明信任叶芳,就是从他所做的事情来进行推理。
叶芳投降的时候,王阳明特意去他的营盘考察,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建筑都是用上好的木材,很干净。
大多土匪在创建自己的营盘时,都很随意,大多是茅草建筑,脏乱差。有些土匪在投降时,为了表示决心,往往会放火烧了所有的建筑。
叶芳相反,不仅没有烧,还让附近没有房子居住的老百姓住进他们的建筑中。
我们认为,叶芳是一个爱护家园的人,是一个愿意帮助他人的人,这样的人,自然不会反叛,去投靠宁王这个要谋权篡位之人。
这就是阳明心学中识人的推理方法,如果一个人的良知光明,怎么会助纣为虐呢?
事实也证明,叶芳没有任何异心。
原来,宁王派人来游说,希望叶芳能与他一道起兵。叶芳为了不引起宁王的警惕,给王阳明创造更多的时间来召集部队,就假装答应宁王的要求。
王阳明正是在叶芳的帮助下,将宁王的叛乱平定。
阳明心学中这个识人方法,是不是很简单?
本专栏重点参考资料:《王阳明全集》《王阳明传》《王阳明大传》《王阳明年谱》等。(图片为配图,图源自网络或AI生成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)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客多文史